铜是当之无愧的优良材质,导热效果初中而又不会存储热量,黄铜次之,熟铁的性能则比较中庸,虽然导热要差上一些,但是比热不高,不会额外存储热量。铸铁的性能比较差,比热一般而导热性能较差,铝则比较特殊,导热性能出众而比热极高,能存储相当多的热量,这种特殊的属性使得其也有着独特的使用方式。不锈钢的导热性能极差,比热又高,还不像铸铁锅这么厚,妥妥的糊锅小能手。
我们先来聊聊炒锅的加热过程
家用天然气灶的焰心温度为800--1000度,边焰温度则在1300--1500度之间。加热锅具(不仅限于炒锅)的过程是这样的(为更好地说明各阶段情况而划分的温度区间,粗略估计,并不精确):
加热初期(0℃-100℃):
火焰加热锅的底部,温度传递至锅边缘,导热系数低的材料制作的锅具不能过薄,过薄的话热量来不及传递到边缘,锅底温度就已经升高到比较高的水平,很容易烧坏或者糊锅。导热性能好的材料也要在兼顾重量的情况下尽可能厚一点,这样才能避免锅底和锅边温差过大的情况。这个阶段因为炉火和炒锅的温差比较大,所以升温较容易,整个锅身温度提升的同步率也比较高。
加热中期(100℃-200℃):
火焰持续加热,这个阶段加热难度稍大了一点,但是总体而言还是在持续上升中,导热差、比热容高的材料(比如铸铁)升温会稍慢些。打个比方,比热容就像是一个水杯的容量,只不过其中容纳的是热量而不是水。所以要先保证锅体吸收了足够多的热量,才会进一步升温。导热率高的材料这个时间会短些,导热率低的时间会更长,因为在这个过程中的热量损耗也会更高。同时因为导热能力弱,锅底和锅边的温度差会变得更明显。
加热后期(200℃-更高):
一般而言我们炒菜有200℃就能满足基本的需求了,但是爆炒的话要能达到230℃甚至更高。这个阶段温度提升的会更慢些,导热能力在这个阶段较能体现锅具的素质。这个时候铸铁锅的劣势就比较明显了,一方面不算低的比热容注定要先达到前一个温度的饱和状态才会继续升温,另一方面较差的导热性能又使得升温缓慢。加热时间越长,辐射和传导出去的热量越多,热效率也就越差。但是这样也有个优势,那就是在火力不猛的情况下,食材入锅会吸收锅内的热量,比热容高的锅具可以依靠自身存储的热量在一段时间内维持锅内的温度,对火力的要求就不那么强了。当然如果火力够强,锅的导热性能又好,那依靠加热就可以维持锅内温度,比热容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再来聊聊粘锅的问题
带有不粘涂层的不粘锅自然是完全不会粘的,但是完全不会粘并不是完全不会糊。温度过高食材一样会焦化、碳化。区别就是涂层不粘锅上碳化的食材很容易被清理,所以粘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温度的控制。抛开了具有不粘特性和超低摩擦性的特氟龙涂料,物理不粘则是走进了一条死胡同。很多人都会觉得想要不粘锅就要实现类似荷叶效应,因此各种仿生设计就此诞生,但是疏水性并不是不粘性,各种做了表面蜂窝处理,做了各类仿生疏水层的炒锅粘锅依旧。
还会有人迷信莱顿弗罗斯特效应,认为只要锅够热就可以使食材像水滴一样被蒸汽托浮起来,然而这也只是一厢情愿,毕竟食材的重量不是水滴可以相比的。不过水滴在炒锅内产生莱顿弗罗斯特效应的临界温度大约是在200℃左右,而这个温度正好是爆炒需要的低标准,所以有经验的厨师偶尔会借助水滴来确认锅内温度是否达到要求。
其实我们会发现,很多时候食材进锅后和锅底接触的部分表面会开始慢慢变焦,在这个过程中如果移动食材,很容易粘到锅底。但是如果不移动食材,等到底部完全变焦(并不是变糊)以后,就可以完整的移动食材而完全不粘锅。比如煎鱼的时候,或者煎豆腐的时候,这种情况尤为明显。而众所周知,宽油对于防粘也有相当出色的效果。其实这两点是殊途同归的,都是分离食材与锅底金属的结合,区别就是一个是从一开始就靠油来实现良好的润滑,极短的时间内将食材表面烧焦,这样就不会粘锅;另一个则是放任它表面变焦,从而失去对锅底的抓力。前一种情况很常见,大部分菜都是这么炒出来的,还有被我们奉为金科玉律的“热锅冷油”。后一种情况则大多出现在需要煎制的食材,比如豆腐,比如鱼、比如牛排,单纯靠油无法达到润滑的情况下,略略烧焦的表面其实也不是那么令人难以接受。
所以我们不必迷信什么不锈钢不粘、物理不粘还有由此衍生的各种黑科技。宽油快炒,或者下锅后尽量减少翻动次数才是避免粘锅的有效手段。顺便说一句,尽量保证食材便面干爽有利防粘,因为食材入锅后表面水分瞬间气化会带走锅内大量热量,温度上不去食材表面烧不焦,粘锅也就是可以预见的了。